更新时间: 2023-01-29
1975年10月,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正式投料进行探索性生产。同年,中国科学院科技办公室将“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”定名为“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(中试)”,并列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。就此这段源于伟人心中夙愿的酱香传奇正式拉开了序幕。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茅台酒要发展到万吨的批示,由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同志亲自主持,对“茅台酒易地试验”进行立项,列入国家“六五”重点科研攻关项目,并由方副总理亲自组织国家科委、轻工部、茅台酒厂技术专家组成“茅台酒易地试制”攻关小组,同时成立“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”,选址于同处赤水河流域的革命圣地遵义市郊。除了从茅台酒厂选派专家外,其技术人员、生产骨干也是从茅台酒厂精选而来。为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,先后从茅台酒厂调来了以原茅台酒厂厂长、党委副书记郑光先,原副总工程师杨仁勉,实验室副主任林宝财,以及解放前华氏茅台酒酒师郑英才的关门弟子张支云为代表的28名**人才。在这28人中不仅有**的管理人员,**的酿酒大师和科研、销售骨干,还包括了车间技术工人、评酒技师等重要岗位的员工。也正是这28人的到来,不仅带来了正宗的茅台酒酿造工艺,还带来了茅台酒生产、经营,